经过近年来的一系列洗牌,如蜂拥而上、停业整顿,特色小镇有望重新起步,走上理性发展的轨道。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再次提出特色小镇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激励约束和规范管理。
特别提到要严格控制特色小镇的房地产化倾向。除原有传统民居外,特色小镇建设用地中住宅用地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3;同时首次明确单个特色小镇规划面积原则上控制在1-5平方公里(文化旅游、体育、农牧区等特色小镇规划面积上限可适当提高)等。
“目前社会对特色小镇的认识还不充分,特色小镇‘炒房’、地方政府借特色小镇名义变相借钱等乱象频发。为此,自2017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出台了三个文件纠正偏差。”南京农业大学上海分校规划院院长孙文华在接受中国城市报采访时表示,市场上投资特色小镇不缺资金,缺的是长期投资的耐心。
特色城镇的新定位;
微型产业集群
微产业集聚区是《意见》提出的特色城镇新定位。根据新定位,将以空微产业集群为单位培育发展特色小镇,行政镇和传统工业园区不宜命名为特色小镇。
在区位布局上,《意见》明确提出特色城镇不能“遍地开花”,而主要在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周边或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等优势区位培育发展。
同时,《意见》指出,特色小镇不要“大而全”,要有主导产业,做行业的“个人冠军”。比如,先进制造业特色小镇、信息、科技、金融、教育、商贸、文化旅游、森林、体育保健等现代服务业特色小镇、农牧特色小镇交错发展。
此外,健康特色小镇还需要生产与文化的融合,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整体布局的完善,社区、商业服务、交通便利的提升,15分钟便捷生活圈的构建。
底线约束方面,《意见》提出,特色小镇要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单个特色小镇规划面积原则上控制在1-5平方公里;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企业进入;严格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县级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区原则上不得通过政府举债建设特色小镇;严守安全生产底线,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意见》特别强调底线约束,如严格控制土地用途,不将行政镇、传统工业园区命名为‘特色镇’等。同时,‘微产业集群’的定位更加明确。”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过去特色小镇大量存在,甚至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很多债务风险。发布这个意见也是为了更好的防止特色小镇的泡沫。
“这意味着特色小镇将加速进入优胜劣汰阶段。更健康的人会有更多的机会,有问题的人会被加速淘汰。”严跃进说。
为什么一定要建设特色小镇?
近年来,各地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特色小镇概念混乱、内涵不清、主导产业薄弱等问题。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建设特色小镇呢?背后有什么意义?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特色小镇对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作用。
一方面,特色小镇在几平方公里的小空空间聚集特色产业和先进元素,有利于土地空空间内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布局的优化;聚焦细化和强化一个细分行业,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而且,大部分特色小镇并不位于城市中心区,土地、劳动力和住房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尤其是创新创业活动成本。
另一方面,特色小镇可以吸纳一定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工作生活,也是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化的有效载体。由于大多位于大城市郊区,特色小镇还可以缓解交通拥堵、房价畸高、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特色小镇“产城人文”功能齐全,可成为推动开发区等产业园区拓展城市功能的重要引擎;同时,“无镇无区”的形式没有行政层级和行政框架,特色小镇的布局和发展模式更加灵活,有望成为城镇体系的点状补充。
2019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突破60%,形成了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主要驱动力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在这个过程中,特色小镇可能会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
“特别是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趋势下,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城市要素下乡、城市人口消费下乡的现象会越来越多,村庄要有能力抓住这些要素和消费。”上述发改委负责人表示,此时建成的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较好,有望成为城乡要素跨界配置、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城市人口向农村消费的新支点。
9月中旬,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顾芗镇有间断小雨。在镇上走来走去,变化的风景很美。近年来,金溪县依托蓬勃发展的乡土香、香产业,打造了以“香产业、香文化、香生态”为主题,集听、闻、看、认、制香于一体的香谷小镇,成为乡土香、香产业的展示中心、产业投资的窗口平台、对外宣传的载体、总部经济的基地。中新社邓兴东摄
几个“问题城镇”被叫停。
要重视专门人才的培养。
追溯特色小镇建设轨迹已有六年。
2014年,“特色小镇”概念首次进入公众视野;2016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2016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127个中国特色城镇。2017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二批276个中国特色城镇。
虽然特色小镇已经连续建设了几年,但效果似乎并不完全令人满意。
部分原因在于同质化。比如2017年公布的第二批特色小镇,金融小镇只有33个,大部分聚集在浙江和广州,运营模式也差不多,多类似格林威治基金小镇。
今年7月,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公布特色镇典型经验和警示案例的通知》中,除了“表扬”20个特色镇的典型经验外,还公布了一批具有警示作用的“问题镇”。比如有一些“假特色小镇”,一些项目错误地应用了特色小镇的概念进行宣传。比如海南省海口市荣丰的“太和镇”实际上是一个地产社区项目,湖南省衡阳市的“金家梨园镇”实际上是一个农业综合体项目;部分行政镇被错误命名为“特色镇”,如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花皮溜子镇、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石家子镇、黑龙江省鹤岗市洛北县名山镇、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代谷镇、四川省平昌县福马镇等,整体被重新命名为国家级特色小城镇。
也有长期停留在纸面上的“虚拟特色小镇”,或投资运营主体缺失,或项目审批、备案、规划、用地、环评等前期工作未开展,或建设未开工。比如安徽省淮南市的“剪纸小镇”、陕西省宝鸡市的“功夫小镇”、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的“戈壁农业小镇”都处于概念阶段,已经清理完毕。
此外,还有一批特色小镇触及淘汰红线。如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八宝庄乡已从创建名单中淘汰,并返还了此前由省财政部门补助的1000万元启动资金;还有违法违规用地,如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桂澳农业旅游数据镇违规占用农用地,已整改拆除。
“特色小镇面临的根本问题是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孙文华认为,特色小镇需要产业运营能力和资金实力,两者缺一不可。但过去,一方面,有资金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需要高周转,这是纯地产思维,缺乏耐心;另一方面,具有产业运营能力的企业资金短缺。这往往成为许多特色镇县开花的主要原因。
孙文华表示,特色小镇的本质是区域经济,目标是增加土地和资产价值,需要通过运营获得未来效益。从这个角度来看,有运营能力比有资金实力更重要。但投资建设特色小镇从几十亿元到几百亿元不等,对于小企业来说一般是难以承受的,企业别无选择,只能依靠房地产快速回笼资金。
“因此,很多房地产企业以‘产业’的名义扩张到有‘产业’的土地上,建完商品房就离开。”他说。
记者注意到,《意见》首次明确要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更多推进市场化运作。企业投资是主要因素,辅以有效准确的政府投资;培育一批特色小镇投资运营优质企业,鼓励有条件、有经验的大中型企业自主或主导特色小镇发展。
同时,《意见》还对特色小镇在金融、土地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鼓励政策。比如,建立政府、银行、企业对接的长效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特色小镇投资运营企业发行公司债券,鼓励开发、政策、商业金融机构在债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中长期融资支持力度;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特色小镇建设;支持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特色小镇产业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等具有一定效益的项目建设;鼓励新增建设用地规划指标配置,加快组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市场化交易,满足特色小镇用地需求。
但实际上,由于特色小镇涉及跨领域、跨行业的工作,如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产业投资服务、社会管理等。,它们的开发、建设和运营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这就对开发建设负责人的综合能力要求极高。
“特色小镇‘麻雀虽小’,但和城市一样,它包罗万象,完整无缺。”孙文华表示,目前我国特色小镇还缺乏人才培养体系。由于特色小镇是我国的一项重大经济工程,这方面的人才仍需专业培养。
推荐阅读:
特色小镇发展严格遵循“五条底线”,将有三大激励政策。
三个激励,五条底线…特色城镇建设指南
河南黄河流域将建设300个森林特色城镇。
黄河流域森林特色城镇和森林村庄动员大会召开。
(来源:人民日报)